最严食品法将实施 新食安法消费者注意要点
今年10月1日,被称为“史上最严食品安全法”的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》(下称新食安法)将正式实施。近年来,国内食品安全事件时有发生,监管体系、手段和制度等不能完全适应食品安全需要,食品安全问题仍然令人堪忧。新食安法即将走马上任,消费者应该关注哪些要点呢?
消费者看这里
婴幼儿奶粉管理上升到药品级别
新食安法规定婴幼儿奶粉的配方将从备案制改为注册制。所谓注册制,即要对奶粉的配方进行注册,这意味着我国对婴幼儿奶粉的管理上升到药品的级别。
9月2日,《婴幼儿配方乳粉配方注册管理办法》正式公开征求意见,这份由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起草的征求意见稿,对在国内生产的婴幼儿配方乳粉作出了更加严格的规定。根据征求意见稿,同一企业注册的一个产品配方只能生产一种产品,不得用同一配方生产不同品牌的婴幼儿配方奶粉,不得限定区域销售,不得为销售商专门定制生产。业内人士表示,这一严苛的规定将有利于规范混乱的婴幼儿奶粉市场。
转基因食品标示要放在显著位置
新食安法对转基因食品标示做出要求。现在转基因食品的标示,要么标识很小,消费者很难注意到;要么有些商家乱标示,以“非转基因”作为炒作噱头。新法规定生产经营转基因食品应当按照规定显著标示,并设置了相应的法律责任。未按规定标示的,企业或将最高可面临货值金额五倍以上十倍以下罚款,情节严重者甚至停产停业,吊销许可证。
剧毒、高毒农药禁用于蔬菜瓜果
新食安法明确剧毒、高毒农药禁用于蔬菜瓜果。利用剧毒农药、化肥、膨大剂等对蔬菜瓜果进行病虫害防治、催肥,是消费者最担忧的食品安全问题之一。新法明确规定,剧毒、高毒农药不得用于蔬菜、瓜果、茶叶和中草药材。这有利于进一步确保消费者的饮食安全,消除消费者对有“毒”蔬菜瓜果的担忧,提升消费者对普通食品的消费信心。
保健品说明书不能涉及治疗功能
新食安法明确,保健食品声明“不能替代药物”保健食品的标签、说明书不得涉及疾病预防、治疗功能,内容应与注册或备案一致,载明适宜人群、不适宜人群、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等,并声明“本品不能代替药物”。
网购到不合格食品可索赔
新食安法规定,网络食品生产经营者必须持照经营,同时提供生产经营的第三方平台有审核经营者证照的责任,也就是说,以后对入网的食品经营者要需做三件事:实名登记、明确责任、审查许可证。
现各大网络平台上卖的食品可谓鱼龙混杂,消费者在网购中买到不合格产品,大多数人只能吃哑巴亏,而新食安法将对网购食品监管乱的现象带来改变:消费者通过第三方平台购买食品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,可以向入网的食品经营者或者食品生产者要求赔偿,或由交易平台提供赔偿。
阅读更多资讯,请关注妈咪网!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妈咪网无关。妈咪网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妈咪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及时联系我们(客服邮箱:mamichina@126.com),我们将尽快予以有效核实并作出相应处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