欢迎光临妈咪网(Mamichina)中国专业母婴亲子育儿知识网站!宝宝健康,妈咪快乐!
资讯首页|热点新闻|品牌聚焦|消费热点|曝光台|明星亲子|时尚辣妈|活动快报|精品生活|滚动快讯
您当前的位置:首页 > 快讯

脐带血要不要存?能否治病?

2016-08-10 14:25:49     

   “脐血库自存价格不菲,自存值不值得?”“公共库出库例数多,比自体库更有用?”随着二胎时代到来,父母到底要不要为新生儿存脐带血,自存还是存公共库,存了到底能不能治病?网络上有着诸多对脐带血的疑惑。近日,带着这些疑惑,笔者实地探访广东省脐带血造血干细胞库(下称“广东省脐血库”)。广东省脐血库是我国当前7家合法执业的脐血库之一。

  自体脐带血临床应用使用率低?

  广东省脐血库总面积约1.5万平方米,储存能力为150万份,是目前亚洲最大的脐带血库。笔者看到,在液氮库中整齐地排列着单位储存量为5000份脐带血的银色液氮罐,宝宝们的脐带血均在-196℃的液氮环境下保存。

  根据相关数据显示,省脐血库自2007年运营至今,自体库储存了28万份脐带血,但用于临床应用仅有85例。公共库储存近2万份,共出库843份脐血,公共库接受公众免费捐献。

  从数据上看,公共库使用率似乎明显高于自体库,因此,是否意味着存公共库比自体库更有用?广东省脐血库执行副主任黄晓能表示,公共库面向群体是全国甚至国外,每份脐血是一对多的关系,而自体库则是一对一的关系,两者的对象与基数是完全不一样的。此外,我省目前使用自存脐血的患者最大年龄仅仅9岁零4个月,但是公共库使用脐血的患者年龄跨度从6月婴儿到84岁老年患者不等,双方年龄段差异大,没有可比性。

  需要说明的是,由于造血干细胞的配型特征,决定了公共库使用必须在配型成功的前提下才得以实现。广东省脐血库实验室技术总监魏伟博士指出,根据国家卫计委相关技术规范,在严格把控脐血质量后,平均每捐献10份才有1份符合冻存标准,也就是说,经过一系列检测之后,有90%的脐血无法进入公共库。

  那么,究竟自体脐带血能不能用于自救呢?据北京京都儿童医院血液中心主任孙媛教授介绍,自体脐带血可以救治的病分为先天性和后天性疾病。对于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、一些实体瘤和白血病,是完全可以通过自体脐带血移植达到康复的,而且康复的效果比异体的要好。因为自体脐血不存在排斥及移植物抗宿主病,移植安全性更高。且移植后不应用免疫抑制剂维持,免疫重建更快。

  但是,有的由于基因缺陷导致的疾病,是不能由患者自身脐带血的造血干细胞来修复。比如说大概5%的白血病。

  脐带血是否想存就能存?

  尽管脐带血有不少好处,但并不是产妇想保留就可以保留。据魏伟介绍,一份脐血从采集到最终入库主要包括制备、检测、储存等流程,具体包括办理手续、脐血采集、取血、运输、干细胞制备、程控降温、液氮冻存、各种检测及细胞活性培养、配型等。

  “保存脐血,并非保存脐血液,而是保存其中的造血干细胞。”魏伟说。由于广东是地中海贫血和G6PD缺乏症(俗称‘蚕豆病’)的高发区,广东省脐血库针对公共捐献的脐血还增加这两项遗传疾病的筛查,“在检测中,如果有其中一项不合格,脐血就不能入库。”魏伟指出。

  那么,捐赠脐血和自存脐血在办理条件上是否会有不同呢?是否会更鼓励自存?黄晓能表示,省脐血库一直倡导“充分知情,深入理解,认真思考,谨慎决策”的宣教方针,针对产妇咨询,秉持无差别宣教的原则,确保产妇对脐血的知情权,让产妇自行做出对脐血的处置决定。

  如果脐血一旦入库,可以保存多久?黄晓能说,脐血的可供利用的年限不限于18岁,事实上可以长期使用,存到孩子满18岁后孩子可决定继续存还是不存。

  阅读更多资讯,请关注妈咪网

 

【免责声明】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,与妈咪网无关。妈咪网对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、观点判断保持中立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凡本网注明“来源:XXX”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,妈咪网所转载的内容其版权均由原作者和资料提供方所拥有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,请及时联系我们(客服邮箱:mamichina@126.com),我们将尽快予以有效核实并作出相应处理。
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
用户名: 密码:
验证码: 匿名发表
Copyright © 2009-2010 MAMICHINA.COM All Rights Reserved.妈咪网版权所有 热线400-019-6898
关键词:妈咪网 | 中国妈咪网 | 妈咪中国 | 中国妈咪宝贝
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400-019-6898 举报邮箱:tstec@163.com
工信部备案: 京ICP备15050556号-7 |

京公网安备 11011202002380号